6月6日,由廣東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牽頭,會同省直相關單位組建的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聯盟正式在廣州成立。成立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丁漢作了演講。
丁漢介紹,機器人最近幾年的發展十分得益于信息技術的進步,“隨著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以往機器人中‘機器’的角色通常會多一點,但今后,‘人’的角色一定會變得更多些。”
丁漢認為,未來養老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將非常有前景,“將來,每臺手術都會有一個機器人,機器發揮定位精準的優勢,醫生發揮專業優勢,將會不斷提高醫療手術質量。”
談到人形機器人,丁漢認為,以往機器人跟多依靠編程進行操作,往往是放在工廠專用的,但人形機器人未來需要“手腦”并進。人形機器人需要實現更順暢的人機交互,強調機器人“腦”的能力不斷提升。“腦”之外,機器人的靈巧手是最核心的部件,靈巧手集成很多高技術,需要很多傳感器,還牽扯大量算法。“預計占到整個人形機器人投入的一半,當前仍面臨很多挑戰,比如提升感知精細度以及靈巧手的負載能力。”
“人形機器人未來一定是走向家庭,代替人完成很多繁重的勞動。”丁漢說,目前困擾人形機器人的一大問題能耗太大,人類行走消耗的功率70瓦,但人形機器人則是1000瓦,“另外我們還要關注機器人電機模組和驅動器、靈巧手、電子皮膚,機器人面部表情等方面的技術進步。”
來源:廣州日報